惊人数据:中国糖尿病发病率已达11.6%
2013-09-06 39健康网 蓝飞
![市场前景 市场前景]()
核心提示: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教授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文华带领的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样本中,根据国际最新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的糖尿病估测患病率为11.6%。
中国是糖尿病大国,在糖尿病人口绝对数上一直以来都是全球之冠,按照2010年的发布的统计数据,2007年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是9.7%,这一数据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然而,虽然近几年中国群众健康意识有所增强,但糖尿病患者人数快速增加这一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教授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文华带领的研究团队在2010年统计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跟踪了近几年的中国糖尿病发病趋势,并对近10万人进行了长期随访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样本中,根据国际最新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的糖尿病估测患病率为11.6%,约1.139亿人。新数据进一步说明了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东亚病夫”的噩梦似乎再次降临。
中国胃癌发病率占全球4成
2013年06月18日 14:57来源:央视网
据调查,我国35岁以下年轻人的胃癌发病率高达6%-11%,比国外高出了三倍还多,且年轻人患上胃癌后,恶性程度较高,生存期更短。因此,专家奉劝年轻人,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如果发现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等都应该积极治疗,这些某种程度上就是胃癌的癌前病变。
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20年增长超80%
年轻人高血压患病率增加倍,知晓率明显低于中老年人
来源:医师报 2013-07-08
中日友好医院杨文英教授等近期公布的2007-2008年中国糖尿病和代谢紊乱研究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6.6%,即高血压患病人数达2.54
亿, 其中20~44岁年轻人和农村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增长快。而据2002年调查数据,我国18 岁以上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为18.8%。
2002年,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依次为30.2%、24.7%和6.1%。2007-2008年,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有所提高,依次为45.0%、36.2%和11.1%,但仍处于较低水平。1999-2010年美国NHANES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74.0%、71.6% 和46.5%。
我国每年体检人数不足人口5%
发表时间:2010-06-08 10:09:46 来源:青年报
定期体检是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有效手段,在身体没有出现不适或临床症状前,就应该定期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其目的是及早发现异常体征,将疾病消灭于萌芽时期。有关专家建议,30岁以前,每两年应该体检一次;30至50岁,每年应该体检一次;50岁以上的人,最好每年体检两次。
专家指出,我国大众体检意识普遍淡薄,每年参加体检人数不足总人口的5%,主动体检人数不到0.3%。而在其他一些国家,例如德国,95%的人每年都体检一次。由于体检的普及,德国人的胆固醇水平下降了2%,高血压减少了4%,冠心病发病率下降了16%,避免了80%的心脏病与糖尿病,70%的中风以及50%的癌症。体检的益处不仅可以使各种慢性病发病率降低,还可以节省可观的医疗费用。德国经济学家分析认为,在体检中每投入1欧元,能节省306欧元的医疗费。
据了解,目前我国体检人群中,80%为单位体检、10%为招工体检,个人自愿体检的比例仅为10%,而作为散客的老年人、情侣、高级白领等正逐渐成为自愿体检市场的几大主力军。专家呼吁,全社会应大力普及健康体检知识,让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加入到体检行列,为健康提供超前保障。
据统计,2008年全球家庭中频治疗仪和理疗仪器市场规模约56亿美元。其中,美国家庭医疗器械市场容量约为13.8亿美元;亚洲家庭理疗仪器市场容量约为20.2亿美元;欧洲家庭理疗仪器市场容量约为15.9亿美元;大洋洲家庭中频治疗市场容量约为1.1亿美元。2008年,全球理疗仪器的市场容量约为16亿美元。到2015年,全球中频治疗仪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3亿美元。2009-2010年全球家庭医疗器械市场仍有望保持稳定小幅增长,但受金融危机影响,增幅会出现回落态势。
目前家用康复治疗仪器行业处于市场成长期,但有核心竞争力、差异化、功效显著、高科技、绿色环保的家用康复治疗仪器项目在市场上面还处在市场的启蒙期,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进行挖掘和提升。从消费群体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开始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部分中高消费人群,多元化需求已经开始形成。从竞争者的角度看,目前家用康复治疗仪器竞争者不多,走地级城市独家加盟制和特许专卖店相结合的模式就更是寥寥无几,同时中国市场已经形成了部分需求旺盛的消费群体。同类企业普遍还没有关注到这种运作模式,市场上目前还没有强势品牌。
中国每年20万人死于药物反应 滥用抗生素占40%
发表者:曾发金
(北京讯)中国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其中滥用抗生素造成的死亡占40%。
据中新社报道,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杨志寅昨天披露,目前住院患者中抗生素使用率高达70%,约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
他在《健康报》发表文章称:中国使用、销售量排在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生素,人均年消费抗生素约138克,而美国仅为13克。2006至2007年度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而美英等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仅为22%至25%。
杨志寅提供的不完全统计资料称,中国每年5000多万住院病人中,约有250万人是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入院治疗;现有的180万聋哑儿童中,60%是由药害所致;全国1000万聋哑人中,60%至80%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在住院的病患者中,耐药菌感染的病死率为11.7%,而普通感染的病死率仅有5.4%。他认为,这些数字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杨志寅指出,开发一种新抗生素约需10年,而新一代耐药菌的进化仅需两年;抗生素的研制速度已远跟不上耐药菌的产生速度,因此,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对抗“超级细菌”首要的措施。
食药监局:各地打“四非”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2013年06月17日 19: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17日电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自食药监局部署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以来,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开展行动。
广东省深圳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打响广东省打击保健食品“四非”第一枪后,广东各地市局积极主动,根据案件协查情况和群众投诉举报线索,开展摸排、踩点,并进行突击检查。5月28日,联合执法队伍在广州白云区捣毁一家无资质违规制售保健食品的化妆品公司,发现涉嫌非法添加“西布曲明”、“酚酞”等违禁物质,查扣“闪×瘦牌减肥胶囊”20100粒及未灌装的胶囊20000粒,拘捕3名犯罪嫌疑人。此案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对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行为立案查处.6月23日揭西县联合执法队伍查处一起未持有有效期内《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擅自生产包装保健食品案件.对现场发现的维他氨基酸饮品口服液等29个品种的保健食品成品及半成品533箱、包装盒226箱和标签说明书8万张予以查封。该公司法人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北京市药监系统联合北京市公安部门,从全市药监系统抽调执法人员136人,配合公安警力210人,对前期摸排侦查掌握涉及8个区县的保健食品违法问题实施收网行动,一举捣毁包括朝阳区十里河保健品批发市场摊商在内的17个产供窝点,打掉犯罪团伙13个,抓获审查人员40人,查扣包括保健食品在内的有毒有害食品310余种、计110余万粒,案件货值金额约3600余万元。
6月7日,新疆食品药品监管局执法人员30余人,对乌鲁木齐市金都和外贸基地2大保健食品市场进行了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检查。主要对保健食品非法经营行为和非法宣传进行检查。共检查35家保健食品经营户,查处违法经营户3家,查处涉嫌假冒保健食品、非药品冒充药品39个品种、计240盒,查处涉嫌假冒医疗器械1个品种、计41盒,现场抽取了6个品规的产品送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检查组与保健食品市场管理方及部分经营户进行了座谈,针对当前保健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检查组提出了具体要求。
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人数在39万以上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人数在39万以上.当前有的村卫生所或医院为了骗钱,“凡病皆吊瓶”的现象非常严重。专家发现,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
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当前有的村卫生所或医院为了骗钱,“凡病皆吊瓶”的现象非常严重。哪怕是牙痛、伤风感冒等小病,也要挂“吊瓶”。专家调查发现,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触目惊心的滥用输液已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我国已成了重灾区。
国内外医学专家呼吁:“医生在选择用药时,要遵循可以口服的不注射,可肌肉注射不静脉注射的原则”。如医生违背这一原则,滥用输液,会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这是因为强行将药物和水往血液中灌输,要比口服药有更大的风险。临床发现“吊瓶”中加入的药物越多,其毒副作用就越大,而且微粒剧增。“吊瓶”中如合用七种药物,其毒副作用就会增加50%以上。有些药物配合不当,进入血管可发生化学反应性沉淀。例如氨苄青霉素与去甲肾上腺素联用,可呈现棕色沉淀。有的医生常大量为病人输注维生素C。其实连续大量输注维生素C,可使病人出现中毒反应。
在2012年12月24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联组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表示,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过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这种过度用药危害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在现实生活中,发烧感冒就去医院打点滴。而在医院的输液室里,“吊瓶林立”的景象更是触目惊心。吃药、肌肉注射、打点滴,被世卫组织推荐的最后一种给药方式——静脉滴注却成了现在医生给药的常态。而大多数人都不清楚静脉滴注可能带来药物不良反应的隐患,医生也很少会主动告知。抗生素滥用带来了超级细菌的可怕后果,“点滴”泛滥其实也是抗生素滥用的一个重要推手。